男女主角分别是梅寒蕊吴祥征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了还想让我顶罪?我当庭反水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青桃素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上官闻松和妻子任小云交换了一下眼神,点点头:“好,我们去你家看看……”上官闻松上了司机的座位上负责开车。上官云清则忙着给梅寒蕊打开了车门,梅寒蕊怕自己的背篓弄脏了他们的车,犹豫着不肯上车:“我的背篓里放过鱼,有些脏,我还是步行回去吧……”上官云清拉着她使劲的往车上拽:“哎呀没事,脏了洗洗座套就可以了。”梅寒蕊只好小心翼翼的上了车,她把那个蛇皮袋子放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又把背篓放在蛇皮袋上,尽量不让背篓上的泥巴弄到车上。梅寒蕊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坐这种小轿车,和坐拖拉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既快速又稳当,还安静,完全没有拖拉机那“突突突”的巨大响声。到了梅寒蕊的出租房,上官闻松夫妇见她的房子很小一间,里面极其简陋,床上的被褥也很单薄,而且屋子...
《重生了还想让我顶罪?我当庭反水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上官闻松和妻子任小云交换了一下眼神,点点头:“好,我们去你家看看……”
上官闻松上了司机的座位上负责开车。
上官云清则忙着给梅寒蕊打开了车门,梅寒蕊怕自己的背篓弄脏了他们的车,犹豫着不肯上车:“我的背篓里放过鱼,有些脏,我还是步行回去吧……”
上官云清拉着她使劲的往车上拽:“哎呀没事,脏了洗洗座套就可以了。”
梅寒蕊只好小心翼翼的上了车,她把那个蛇皮袋子放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又把背篓放在蛇皮袋上,尽量不让背篓上的泥巴弄到车上。
梅寒蕊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坐这种小轿车,和坐拖拉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既快速又稳当,还安静,完全没有拖拉机那“突突突”的巨大响声。
到了梅寒蕊的出租房,上官闻松夫妇见她的房子很小一间,里面极其简陋,床上的被褥也很单薄,而且屋子里只有两个凳子。
梅寒蕊把两个凳子递给上官闻松和任小云坐,然后招呼上官云清坐在自己的床上。
听说梅寒蕊还在毛巾厂上班,上官闻松又问了她一些工作上的事,当得知她的工作环境不太好,并且还有夜班,上官闻松便试探着问她:“小梅啊,既然你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人了,不如跟我们去平南市吧,到了那里,我可以在皮革厂给你安排一份不用上夜班的正式工的工作……”
梅寒蕊一听,急忙摆摆手道:“不用了叔叔,谢谢您的关心,平南市距离鹿阳城二三百里路,而我的爷爷奶奶都葬在槐花镇,槐花镇距离平南市就更远了,所以……我觉得我还是在鹿阳城更方便些,清明时节还可以去给他们扫扫墓。”
说完这些话,梅寒蕊从桌子上拿起一个烧水壶去水管那里接了点水,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叔叔,阿姨,我这里太简陋了,也没有什么水果招待你们的,你们先坐着休息一下,我去门口给你们烧点热水喝。”
梅寒蕊没有煤球炉,她平时吃饭都是在外面买着吃。想喝水了,就在门口用四块石头做一个简易的类似于灶台的灶口,再把热水壶放在上面,然后用从郊区捡回来的树枝点着火烧水喝。
见梅寒蕊忙活着要去烧水,上官闻松对妻子使了个眼色,任小云急忙起身拦住她道:“寒蕊啊,你也别忙活了,我们今天来,主要就是来看看你,感谢你救了云清,所以我们特意在正元路的振兴饭店定了一桌菜,等会咱们一起去饭店吃吧。”
梅寒蕊一听,顿时有些局促起来:“哎呀,叔叔阿姨,你们也太客气了,当时无论谁碰见那种情况,都会出手相救的。”
上官云清撇嘴道:“那可不一定,我从那座宅子里逃出来后,最先求救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男青年,可是没想到他的胆子比老鼠还小,被那个人贩子拿着刀子一吓唬,跑到比兔子还快……”
上官闻松笑着站起身来:“姑娘,你就不用跟我们客气了,走吧,一起去吃个饭,正好我也想尝尝你们鹿阳城的一些地方美食……”
梅寒蕊被上官云清连推带拉的拽了出去……
到了振兴饭店后,里面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看到上官闻松,急忙走上前来热情的招呼道:“同志,您定的菜都准备好了,但是要现做现吃才好,如果您的客人都到齐了,我马上通知厨师去给你做。”
很快,两个四十多岁的男子骑着自行车从东边的大路驶来,他们看到一个流里流气的男人挟持着一个年轻女孩,手里还拿着匕首。而另外一个女孩站在不远处拿着刀子拼命的喊救命……
于是他们立刻停下车子质问那持刀的男人:“你在干什么?为什么抓人家小姑娘?”
持刀男子急忙把刀收起来插在自己后面的裤腰上,回头笑着对那两个男人道:“没什么,媳妇不听话,闹着要回娘家呢……”
其中一个穿中山装的男子上下打量了一番他和那个姑娘,随即冷笑道:“这女孩这么年轻,会是你们的媳妇?你撒谎之前好歹也照照镜子。”
“大叔,我不是他的媳妇,他们三个是人贩子,要把我们抓到大山里的……”马尾辫女孩一边伸手用力的掰着勒住自己脖子的胳膊,一边喊道。
这时,路北的那家诊所里有三个人听到了梅寒蕊的喊叫声,也急忙一路小跑着来到了这里。
一个六十多岁老人一脸正气的呵斥道:“岂有此理,现在都是新社会了,居然还有人敢在大街上强抢民女,赶紧把这姑娘放了,不然的话我们把你送到警察局去……”
那持刀男子一看情况不妙,把勒在胳膊里的女孩往前一推,撒腿就往前跑,另外两个男的见状也急忙跟在他后面屁滚尿流的跑了。
梅寒蕊急忙上前扶住那个女孩,关切的问道:“你没事吧?”
劫后余生的女孩一把抱着梅寒蕊,放声大哭起来。
梅寒蕊则简单的对周围的人说明了刚才的情况。
从诊所里出来的那个老人立刻提醒她们:“姑娘,赶紧去报警吧,不抓住这几个人贩子,恐怕他们还会去祸害其他的姑娘呀。”
梅寒蕊对女孩道:“我们一起去派出所报案吧,正好让警察帮你联系你家里的人。”
女孩停止了哭泣,点点头。
梅寒蕊拉着那个女孩的手,刚往前走了两步,又犹豫着转过身来对周围的几个男子道:“各位大叔大伯,你们……能不能送我们俩一起去派出所,我们俩个人去……有点害怕,万一在路上再碰到那三个人贩子……”
周围的人也知道那三个人贩子现在还不知道躲在哪里,就这样让这两个女孩子去报警,实在是有些不安全,于是便纷纷表示愿意一起护送她们去派出所。
值班的民警见四五个男人带着两个小姑娘来报案,说是人贩子拿着凶器当街抢人,立刻就意识到这起案件的严重性。
拐卖人口一直就是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之一,现在一下子就出现了三个犯罪分子,搞不好会是一个团伙。
由于梅寒蕊是在半路上遇到的人贩子,所以,整件事情的根源还要从扎马尾辫的那个女孩开始说起。
那个女孩说她叫上官云清,今年十九岁,家在二百里外的平南市,父亲叫上官闻松,是红枫皮革厂的厂长。
上官云清四岁那一年在大街上被人贩子拐走,家中父母四处寻找无果,在她失踪的第三年去孤儿院领养了一个和她同岁的女孩,并给那个女孩取名叫上官修莲。
而幼小的上官云清则被人贩子卖到了农村的一户人家,直到十多年后人贩子落网,十六岁的上官云清才被亲生父母找回。
医院大门口的人进进出出,加上路上来往的行人,看到有人在路边卖莲藕和鲜鱼,都三三两两的凑上来问价格。
听到梅寒蕊卖的莲藕和鱼价格比国营商场里便宜好多,一些人就都随手买上点带回家。
尤其是有些刚生完孩子出院的产妇,陪同产妇的家属一看到路边摊的荷叶上活蹦乱跳的鲫鱼,瞬间就想起来产妇喝鲫鱼汤容易产奶,于是便也顺便买上一斤鲫鱼带回家给产妇炖汤喝。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五斤鲫鱼和两条草鱼居然全部卖完了。
又等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剩下的那些莲藕也全部卖光了。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梅寒蕊估摸着这会儿也就九点多,今天卖的比昨天卖的快。
梅寒蕊数了数手里的钱,发现自己今天一共赚了六块六毛五,比昨天少一些,但是她也知足了。关键今天回来的时候没用她自己背背篓,所以也就没有昨天那么累。
距离下午上班时间还早,于是梅寒蕊便溜溜达达的来到了最近的一家供销社。
她先买了一包白色的塑料袋留着明天用,然后她又来到了卖洗化用品的地方,花了一块钱给自己买了一瓶雪花膏。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她明显感觉的这几天自己的皮肤变得干燥了,何况自己每天上午都要在外面风吹日晒的好几个小时,再不擦点擦脸油,用不了几天脸上就会皴的起皮变黑了。
看着商店里琳琅满目的东西,梅寒蕊觉得什么都想买,可是一想到自己手里那点钱,就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三半去花。
她又想起了自己的那九百块钱,不知道为什么,虽然警察也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可是她从心底里就认定了自己的那九百块钱就是被继父找人给抢走的。
九百块钱啊,若是没有丢,她都可以在农村买一套便宜的小房子了,又何至于像现在这样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一想到林正军那虚伪狡诈的样子,梅寒蕊就气得胸口痛。
回到出租屋,梅寒蕊躺在床上休息,外面正好传来了邻居家的大挂钟的响铃声,整整响了十一下,也就是中午十一点整了。
也幸亏邻居家有个大挂钟,才让自己每天听着挂钟的时间去上班,不至于迟到。
闭上眼,梅寒蕊依稀想起来国营商店里卖的金光闪闪的女式手表,最便宜的也要五六十块钱呢……
后来的几天,梅寒蕊依旧是每天早上去郊外农庄转转,批发一些鱼虾和莲藕,若是碰到路过的婶子大娘的,就让她们给推荐附近的村民有没有要卖鸡鸭的。
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用上班,整天坐在门口晒太阳,没几天就都认识了梅寒蕊这个天天来买鸡收鱼的漂亮姑娘。
于是她又收了两只母鸡,一只公鸡和一只大鹅……
就这样两个星期下来,梅寒蕊居然净赚了七十三块钱。
这个结果让梅寒蕊欣喜若狂,没想到两个星期赚的钱比她两个月的工资还要多。
接下来这个星期是白班,早上八点就要上班,没办法去摆摊,因为下午下班后就三点半多了,那时也没有人再买菜了,所以梅寒蕊打算趁着这个星期的白班去街上考察一番,看看大街上有多少摆摊的,卖的都是什么东西。
女子来到梅寒蕊的摊位面前道:“哎呀,这莲藕可真新鲜呐,一看就是刚从湖里挖出来的,小妹妹,你这莲藕多少钱一斤啊?”
“三毛六一斤……”原本想卖三毛五一斤的,但是梅寒蕊一想到自己这一路累成狗,卖的太便宜对不住自己的辛苦,更何况就算卖三毛六一斤也要比农贸市场便宜。
那女的朝自己的对象低声道:“比农贸市场的便宜,买点吧,省的再去农贸市场了……”
“妹子,给我称两根…”说完女子便蹲下来捡了两根藕递给梅寒蕊。
梅寒蕊拿出秤一称:“一斤八两,您给我六毛五吧……”
站在女子身后的那个男子急忙从上衣兜里拿出钱来递给梅寒蕊,梅寒蕊看到他的手腕上戴着手表,连忙问道:“大哥,麻烦问你一下现在几点了?”
那男子低头看看手表:“八点五十了……”说完便骑着自行车带着媳妇离开了。
快九点了,怪不得肚子饿的咕咕叫呢。早上走的时候,她连早饭都没有吃。
看着手里的六毛五分钱,梅寒蕊很开心,没想到刚坐下就卖了将近二斤藕,看来这十斤莲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卖光了。
又过了十多分钟后,从医院里出来一辆平板车,车上铺着一床崭新的棉被,一个戴着帽子的年轻女子围坐在被子里,手里抱着一个红色的襁褓,看样子是刚从医院里生完孩子出院了。
拉车的是个二十八九岁的男子,一脸的喜气洋洋,他拉着平板车一边往前走,一边忍不住频频回头看向板车上女子怀里的孩子。跟他们一起的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同样的喜笑颜开。
当那个妇女一看到梅寒蕊面前的那两只肥胖的母鸡,顿时眼睛一亮,急忙招呼拉车的男子等一下,然后她疾步来到梅寒蕊的面前:“姑娘,这母鸡怎么卖的?”
“大娘,这母鸡一块五一斤,是邻居阿婆自己养的,让我帮忙卖,一斤比农贸市场便宜三四毛呢。”
那妇女急忙蹲下身来,抓起那个胖的母鸡:“给我称这只肥的……”
坐在车上的女子开口道:“娘,我大哥说明天早上去河里给我打几条鲫鱼的,咱就不要买母鸡了,太贵了……”
“哎呀,鲫鱼汤要喝,鸡汤也要喝,多喝汤才有奶,可不能饿着我大孙子……”
梅寒蕊急忙拿着秤称了称那只老母鸡:“大娘您看,正好四斤,您给我六块钱就行……”
那妇人从裤兜里掏出一个花手绢,一层层的打开,然后从一沓票子里取出六块钱递给梅寒蕊,喜滋滋的抱着那只母鸡离开了。
梅寒蕊高兴的看着手里的钱,呵呵,一只鸡转手就赚了两块八毛钱,够她好几天的生活费了,终于不用天天吃素馅包子了。
医院门口人来人往的,不一会儿,一对满头银发的戴着眼镜老年夫妇散着步路过,把另外一只鸡也买走了,并且顺手买了两斤莲藕。
那老奶奶笑着对梅寒蕊道:“小姑娘,你还挺有心计的,能想到来这里卖菜……”
梅寒蕊笑着捋了捋额前的刘海:“我也是第一天来,这不是想着这里是妇幼保健院,生孩子的产妇需要喝鸡汤……所以……”
“对,你想的不错,好多刚生了孩子的产妇家属,还有一些来给孩子看病的病人家属,出院的时候都会想着给孩子买点有营养的东西吃,但是因为照顾病人没有功夫去农贸市场,关键一点是,你卖的东西要比农贸市场便宜才行……”
“肯定要比农贸市场的便宜,这一点您放心……”
目送两位老人远去后,梅寒蕊心里乐开了花,两只母鸡全部卖出去了,就剩下六斤多莲藕了,她也不急了,就是早上忙的没吃早饭,又走了那么远的路,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
大约十点多的时候,剩下的莲藕也全部都卖完了,梅寒蕊数了数,除去本钱,莲藕赚了两块五,两只母鸡赚了五块三,今天上午净赚了七块八毛钱,这个结果可是把她乐的不轻。
把秤和蛇皮袋子收起了,放进背篓里,梅寒蕊收摊准备回家,但是回家之前,她先去饭店里要了一大碗肉沫粉条,两个白面馒头,美滋滋的吃了起来。忙活了一大早又累又饿,所以吃的也格外香甜。
填饱了肚子后,梅寒蕊没敢逗留,急忙回到了自己的出租房,她把那块蛇皮袋子冲洗干净,留着明天继续用,然后抓紧时间躺在床上休息,忙活了一上午了,再不休息的话,晚班那八个多小时的班就撑不下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梅寒蕊又出发了,这次她特意先去吃了早餐,喝了一碗小米粥外加上两根油条,不然等候回来的时候又饿的难受。
在去农庄的路上,梅寒蕊格外留意了一下,没发现今天有卖鸡的人。
在湖边装藕的依旧是昨天那个男人,他一看到梅寒蕊,急忙打招呼到:“来啦,姑娘……”
“大叔,再给我称十斤莲藕……”
“好来,等着啊……”
男人手脚麻利的往地上的磅秤上放了十斤莲藕:“正好十斤,再送你一根小的……”
梅寒蕊放下背篓,把里面的那个蛇皮袋取出来披在后背上,然后又把莲藕放进背篓里。
这时那男人又开口道:“姑娘,这附近的莲藕最多再有三四天我们就挖完了,过两天我们就要去西边五里外的那片湖区去挖藕了,你要是步行到那里的话,恐怕有些吃力。”
“那那么远啊……”梅寒蕊心中有些失落,这个季节的绿叶蔬菜本来就不多,大白菜还没有长出来,唯一的就还有些菠菜萝卜南瓜之类的,可是那些菜价格普遍不高,没有多大的利润。
“姑娘,你反正是出来赚钱的,不一定非得要卖菜啊,你往西走走看看,那片湖区有人在撒网打鱼,你顺便带点鱼虾回去,肯定比青菜好卖。”
“噢?西边还有打鱼的?”梅寒蕊有些惊喜,今天没有母鸡卖,去贩卖点鱼虾也不错啊。
梅寒蕊看着母亲身上穿的那身裁剪得体的深灰色西服套装,脚上穿着一双铮亮的半高跟皮鞋。再看看自己,一身又肥又大的棉纺厂的工作服,领口袖口洗的都有些褪色了,这工作服还是三年前林玉娇在棉纺厂上班的时候替下来的。
“我是你亲生的?妈,你看看谁家的女儿穿的比妈妈还土气的?自从我来到你们家,你没有给我买过一身新衣服,穿的都是林玉娇替下来的。林玉娇和林文聪一到换季的时候就添新衣服,而我呢?唯一的一件新衣服,还是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我去槐花镇上看我奶奶,她带我去集市上买的……”
听到这里,高玉枝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妈不是想着,你天天在家里不用上班,买了新衣服也穿不到吗?”
“可是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啊?你为什么不让我去上班?你看看谁家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天天像个老妈子一样待在家里的?我就是出去找份保姆的工作每个月也得有二三十块钱的工资吧,我每天任劳任怨的干活,你给过我一分零花钱吗?平时你给我买菜的钱都要让我记账,剩一分钱都得再交给你……”
“够了寒蕊……你在家里有吃有喝的还用得着花钱吗?又不用你辛辛苦苦的去上班,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梅寒蕊冷笑:“你的意思是我在家里享福了?那好,从今天开始,这福气留给你享吧,我不伺候你们了,我要回槐花镇和我奶奶一起生活……”
高玉枝一听,不慌不忙的道:“回什么槐花镇?你奶奶都已经死了……”
“你说什么?我奶奶……死了?”虽然根据前世的记忆,这个时候奶奶早就已经去世了,可是亲自听到母亲告诉她这个消息时,梅寒蕊还是感觉到了锥心的刺痛。
她哽咽的问道:“她埋在哪里?我要去祭奠她……”
高玉枝叹了口气:“就埋在槐花镇,和你爷爷葬在一起的。”
梅寒蕊拔腿便往家里跑去……
回到自己的阴暗潮湿的小屋,梅寒蕊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衣物,还有藏在床底下一个铁盒子里面的六十块钱,这是她这一年来晚上躲在煤油灯下偷偷的给别人织毛衣赚的。
出去的时候正好碰到匆匆赶来的高玉枝:“你现在就走吗?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你这个点到了槐花镇天色也不早了,祭奠完了就没有回来的车了,你明天早上再去也不迟……”
梅寒蕊怔怔的看着母亲,冷冷的道:“我不回来了,以后我就留在槐花镇……”
“什么?你不回来了,寒蕊,你别胡闹了,农村人都想方设法的往城里跑,你倒好,居然上赶着回农村……”
“别人想方设法的回城里,那是人家的家里人能给他安排一份城里的工作,我来城里做什么?天天当老妈子伺候你们全家吗?与其过这样的日子,倒还不如回农村种地自在呢……”
高玉枝一时间被怼的哑口无言,旁边的林正军黑着脸怒声道:“让她走!我好心好意的收留她,还留出仇来了……”
梅寒蕊不再理会他们,而是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了林家的门……
本来她还以为,母亲好歹得问问她身上有没有钱,然后再塞给她一点钱让她买车票,毕竟她天天呆在家里不上班也没有收入,可是,高玉枝终究没有再喊她一句。
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梅寒蕊终于来到了梅花镇。
她在镇子的扎纸铺里买了些纸钱香火,又去水果店买了些水果,然后一个人来到了镇子西边的公墓里。
奶奶是和爷爷的葬在一起的,当梅寒蕊看着爷爷的坟墓上新添的那一堆黄土和墓碑上新刻的奶奶的名字时,禁不住嚎啕大哭……
大悲大恸之后,梅寒蕊心中开始涌起了无边的愤恨。她恨林家人,要不是因为林家人的陷害,她又怎么会因为被关押在警局而错过了见奶奶的最后一面……
一直到太阳快要下山了,梅寒蕊才拖着僵硬的身体向着奶奶家走去。
奶奶家住在镇子的东边,和镇中学一路之隔。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梅寒蕊从上衣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却发觉奶奶家的大门上已经换了一把崭新的锁,怎么也打不开。
不对啊,自己跟着母亲去城里的时候,奶奶还专门给了她一把钥匙,告诉她什么时候想回来,拿着钥匙就能打开家里的门,可是如今怎么又换了一把新锁?
这时,邻居赵大妈提着一条鱼从西边走了过来,她一眼便看到梅寒蕊正一个人站在她奶奶的大门口,赵大妈热情的道:“哎呀,这不是寒蕊丫头吗?你啥时候回来的?”
“赵大妈,我今天下午回来的,去祭奠了我奶奶,我今晚想回家来住,可是,我奶奶家怎么换了一把锁啊,我的钥匙打不开它……”
赵大妈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寒蕊,你奶奶的这座房子,不是已经被你妈给卖了吗?你来的时候,你妈没告诉你吗?”
“你说什么?我奶奶的房子被我妈给卖了?”梅寒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对啊,她来村里找人把你奶奶简单埋葬了之后,就下通知卖房子,卖的价格不贵,第二天就被村里的陈老汉买下来了,因为你奶奶新丧,陈老汉说要等过几个月,简单粉刷一下再搬家……”
“可是,我妈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奶奶的房子已经被她卖了的事?这天马上要黑了,我住哪里啊?”梅寒蕊一时间气急攻心,忍不住的浑身颤抖起来。
她想起来上辈子,自己是等到坐了两年牢出来之后,才得知奶奶家的房子被母亲卖掉了,可那时她还想着反正自己要留在林家生活,就没好意思问母亲要那笔钱。
“寒蕊,你今天来槐花镇,你妈知道吗?”
梅寒蕊哽咽着点点头:“知道……”
赵大妈气愤的直跺脚:“这个坏心肠的高玉枝啊,把你奶奶的房子卖了,也不告诉你,她就不担心你一个女孩子回来没地方住吗?要不是我和你们家做了二十多年邻居,亲眼看着她生下了你,我都不敢相信她是你的亲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