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神州书屋 > 女频言情 > 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孔临安薛相宜

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孔临安薛相宜

孤雁图 著

女频言情连载

相宜本想亲自下针,配合汤药,尽快给陈姑娘降温,可余师傅在她耳边嘀咕,说这套针法明明是俩人一起研究的,但相宜已经给保和堂发高热的寻常病人试过,他却还没用过呢。相宜听着想笑,只能说:“那行,您来下针,我在旁边看着。”余师傅这就高高兴兴地动手了。要放在平时,陈夫人肯定是不同意的,但现在女儿性命攸关,她也顾不上许多了。不用林玉娘点出来,众人也慢慢地发现,动手的都是余师傅。一屋子人各怀心思,质疑的同时,也在等待。半盏茶过去,陈夫人摸了摸女儿的头,惊喜道:“出汗了,高热好像也退了!”刘太医赶忙上前,试了试陈姑娘的体温。果然,降温了。林玉娘身边一女医道:“方才咱们用药,那也是降了温的。”言下之意,说不定等会儿还要烧呢。陈夫人面露不悦,暗自瞪了一眼...

主角:孔临安薛相宜   更新:2025-04-19 18: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孔临安薛相宜的女频言情小说《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孔临安薛相宜》,由网络作家“孤雁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相宜本想亲自下针,配合汤药,尽快给陈姑娘降温,可余师傅在她耳边嘀咕,说这套针法明明是俩人一起研究的,但相宜已经给保和堂发高热的寻常病人试过,他却还没用过呢。相宜听着想笑,只能说:“那行,您来下针,我在旁边看着。”余师傅这就高高兴兴地动手了。要放在平时,陈夫人肯定是不同意的,但现在女儿性命攸关,她也顾不上许多了。不用林玉娘点出来,众人也慢慢地发现,动手的都是余师傅。一屋子人各怀心思,质疑的同时,也在等待。半盏茶过去,陈夫人摸了摸女儿的头,惊喜道:“出汗了,高热好像也退了!”刘太医赶忙上前,试了试陈姑娘的体温。果然,降温了。林玉娘身边一女医道:“方才咱们用药,那也是降了温的。”言下之意,说不定等会儿还要烧呢。陈夫人面露不悦,暗自瞪了一眼...

《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孔临安薛相宜》精彩片段




相宜本想亲自下针,配合汤药,尽快给陈姑娘降温,可余师傅在她耳边嘀咕,说这套针法明明是俩人一起研究的,但相宜已经给保和堂发高热的寻常病人试过,他却还没用过呢。

相宜听着想笑,只能说:“那行,您来下针,我在旁边看着。”

余师傅这就高高兴兴地动手了。

要放在平时,陈夫人肯定是不同意的,但现在女儿性命攸关,她也顾不上许多了。

不用林玉娘点出来,众人也慢慢地发现,动手的都是余师傅。

一屋子人各怀心思,质疑的同时,也在等待。

半盏茶过去,陈夫人摸了摸女儿的头,惊喜道:“出汗了,高热好像也退了!”

刘太医赶忙上前,试了试陈姑娘的体温。

果然,降温了。

林玉娘身边一女医道:“方才咱们用药,那也是降了温的。”

言下之意,说不定等会儿还要烧呢。

陈夫人面露不悦,暗自瞪了一眼女医,随即殷切地看向相宜。

“乡主,这……”

“夫人放心,暂时不会再烧。”

陈夫人松了口气。

底下众医却不信,他们用了无数妙方,都没能压住陈姑娘的高热,这姓余的老大夫不过用了两剂药,加上扎了几针,就能有用了?

屋内陷入诡异的等待中,没人说话,也没人离开。

相宜将病榻前的事交给余师傅,起身去跟刘太医说话。

“依您看,此番疫病源头在哪里,是否还是人传人?”

说起正事,刘太医很认真,说:“按理说,该是人传人,可奇了怪了,这陈府上下,竟无一人染上此病,连陈姑娘的丫头也不曾。”

相宜往陈姑娘的方向看了一眼,她深知襄宁侯夫妇说的话有水分,这位陈大姑娘绝对不是只见了个临州商贩就染了病,否则的话,这满府的人早就都染上了,她想太医们也都有数。

她只说:“照此看来,情况不算太糟,至少京城不会有事。”

刘太医点头。

他们也是因此才松了口气。

一旁,有人瞥了眼相宜,嘀咕道:“装模作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真的医术超绝呢。”

声音不大不小,众人都听到了,紧随其后的,是两声附和的不屑轻笑。

相宜扫了眼说话的人,看清了对方的长相,兀自记在了心里。

见她看过来,女医丝毫不慌,抬起下巴,挑衅冷哼。

时间慢慢过去,陈姑娘并没有再发高热的迹象。

相宜又去把了一回脉,确定药方和针灸有效,她也不免露出笑容。

“时间不早了,夫人,让姑娘歇着吧,我等先告辞了。”

陈夫人紧张道:“这,这算是好了吗?”

“哪有那么容易?”余师傅抢话道,“这才刚开始呢,只怕没个十天半是好不了的。”

“什么?”陈夫人大惊。

屋内议论纷纷。

相宜实话实说:“这疫病来势汹汹,此前从无先例,到底会如何发展,咱们也不知道,不过是有个大概的把握。陈姑娘是头一批病人,这病情更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陈夫人点了点眼泪,问:“那乡主有几分把握?”

相宜说:“七八分。”

刚说完,底下传来女医的质疑声。

“还以为有多大本事,原来不过是以猛药退高热,空口白牙便说有把握,大话谁不会说?”




皇后多日不见皇帝,骤然被召,心里还挺欢喜,特地装扮了一番才前往乾元殿。

谁知一进去,发现窗门大开,寒风飕飕。

众人都在,她还晕乎乎的,问皇帝:“陛下,您不冷吗?”

众人:“……”

皇帝对于发妻的智力早不抱希望,反正太子没随了亲娘他就很满意了。

他连太子的折子都没给皇后看,直接说:“朕问你,白日里薛氏可是给你上过一封有关伤寒疫的请安帖?”

皇后疑惑。

怎的……

她张了张嘴,皇帝又追问道:“那帖子现在何处?”

皇后再傻,也看出皇帝着急了,她心下不安,却也不敢撒谎。

“帖子已经烧了。”

“烧了?”

皇帝沉了脸,“有关疫病的帖子,你为何不告知朕?”

皇后吓了一跳,下意识跪了下去,她一着急便嘴笨,眼看儿子在场,只能求救儿子,谁知死孩子一眼都不看她,让她求救都无门。

情急下,陈嬷嬷跪下,声音清晰道:“陛下,帖子并非皇后娘娘所烧,乃是贵妃娘娘信手丢进了火盆!”

皇后:?

是……是这样吗?

皇帝看向陈嬷嬷,有些怀疑,“贵妃为何烧给皇后的请安帖?”

陈嬷嬷说:“娘娘收到薛氏的帖子后,当即便找来贵妃商量,可贵妃带来一女官,那女官也曾给陈大姑娘把脉过,她断言,陈姑娘只是普通风寒,所以贵妃不信,觉得薛氏是胡言乱语!”

“贵妃不信,皇后也该告知于朕!”

“陛下明鉴,娘娘的确想过来求见你,但贵妃娘娘所言冒犯娘娘,娘娘头风发作,已难受一下午了。”

皇帝皱眉,“贵妃说什么了?”

陈嬷嬷:“贵妃娘娘觉得娘娘过于偏信薛氏,又说娘娘出身武将之家,难免亲近走街串巷的商户人家,说不定,是看中了薛氏,要给太子做太子妃呢!”

果然,皇帝一听太子的婚事,登时怒了。

“放肆!”

一屋子人,除了太子,全都跪下了。

太子的婚事是宫中的不言之谜,谁都不敢轻易提的。

皇帝气得胸口起伏,一旁太子却跟没事儿人似的,随手倒了一杯茶递过去。

“父皇,当务之急是确认疫病的真假。”

皇帝强压怒火,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好家伙。

冰凉的。

他一言难尽地看了眼儿子,说:“你如何安排的?”

太子说:“儿臣已经派人去襄宁侯府,顺便将林氏和薛氏都召进宫了。”

“召林氏和薛氏做什么?”

太医署令抬头解释:“疫病多是发展快速,若这疫病属实,这两位都曾给陈姑娘把过脉,对于病人初发病时的症状,自然知道的多些。”

皇帝点了头。

不过,他仍觉得不悦,命人去召崔贵妃前来。

崔贵妃很快就到了,听清皇帝的质问后,她心中慌了一下,却快速反应过来。

“陛下,臣妾冤枉啊,虽说林典药断言此病并非伤寒疫,但为保稳妥,臣妾还是劝娘娘告知陛下的,那帖子更不是臣妾烧的!”




相宜淡定道:“你姑娘我这个乡主不过是皇后赏的虚衔,背后空无一人,自然没什么份量。”

余师傅问:“那怎么办?”

云鹤低声说:“姑娘,要不然咱们去求太子?”

余师傅不懂,怎么忽然就做梦去碰瓷太子了,他家姑娘好像没这么厉害吧?

相宜摇头,“不可。”

先不说她能不能见到太子,就算能见,她也得少见。祖父留下那些东西到底是给谁的,太子是敌是友,她还没弄清呢。再说了,跟太子走太近,本来就不是好事,历朝历代的太子党有几个能顺利蹭上从龙之功的?

她现在人微言轻,还是鹌鹑一些比较好。

她收了笔,将请安帖和脉案一起交给云鹤,说:“拿上名帖,递到凤栖宫去。”

凤栖宫?

皇后!

云鹤眼前一亮,“对啊,您如今是乡主,可以名正言顺给皇后娘娘上请安帖的!”

余师傅也亢奋起来,随即又怀疑。

“皇后身处后宫,能理会这些事吗?”

相宜说:“只要皇后知道了,不管她理不理,总要上报的。”

她相信,一国之君不会糊涂。

更何况,太子乃皇后所出,皇后若是不决,自然会告诉太子,那样事情也能顺利到太子面前。

当今太子颇受恩宠,文治武功样样不差,自然不会忽略此等民生大事。

“去吧。”她对云鹤道。

云鹤应了,一溜烟出了门。

相宜起身,看着外面迎风绽放的寒梅,深深地祈祷。

千万千万,不要出大事,百姓已经够苦了。

午后,因是阴天,皇后懒得出门,便有兴致看看各家上的请安帖。

听到隆安乡主的字样,她单独把相宜的帖子拿了出来。

“君策也不知是怎么了,非要本宫封这商户女子一个爵位。”

说话间,她一目十行地扫过帖子,旋即坐直了身。

一旁的陈嬷嬷见状,疑道:“娘娘,怎么了?”

皇后面有喜色,将帖子递给她,“你瞧瞧。”

陈嬷嬷看完,眉头紧锁,“娘娘,这不是好事啊!”

“怎么不是好事,林氏是崔贵妃荐进宫的,这么大的事,她竟然不上报,自个儿就断定了!”

陈嬷嬷嘴角抽抽。

不等她劝解,皇后已经对侍女道:“让崔贵妃过来,本宫要好好儿问问她!”

陈嬷嬷:“……”

这事情还没弄清楚呢,这么急着把永和宫那狐狸精找来,能得到什么好?

她有意劝阻,但看皇后兴奋的样子,知道多说无益。

这几年皇后被崔贵妃压制,心里一直憋着火,好不容易找到把柄,怎能忍得住。

罢了罢了。

出了事,有太子爷呢。

去宣旨的人走了半天,崔贵妃才姗姗来迟。

皇后心里不悦,见她身后还跟着林氏,想都没想,便将相宜的请安帖迎面丢了过去。

“你荐进宫的人,就是这么办事的,你自己看看!”

换做旁人,就算没脾气,也得露出委屈。

可崔贵妃不同,她神色无辜懵懂,接过侍女捡起的帖子扫了一眼,竟是掩唇一笑。

“这样的无稽之谈,娘娘竟然也信?”




“那怎么行?”皇后一口否决,说:“已经让那狐狸精看笑话了,本宫要是再传太医署令,传出去外人怎么议论?皇上这几年越发不疼本宫了,若不是有皇儿在,本宫还不知要被那狐狸精如何欺负呢。”

说罢,伏在枕上哭泣。

陈嬷嬷无奈。

皇后出身武将之家,父兄常年征战,她是在叔叔家长大的,叔婶们不重视她,也未曾多家教养。

到了出阁的年纪,偏被皇帝一眼瞧上,盛宠多年。

可惜了,年轻时再直率烂漫惹人怜爱,如今上了年纪,没心机城府,耳根子又软,总是坏事,自然也就失宠了。

若没有太子,恐怕皇帝早废后了。

陈嬷嬷劝说无果,不再多言。

等皇后歇息了,她私下叫来了夏太监。

夏太监道:“娘娘说的也不无道理,那薛氏又不通医术,总不能强过林氏吧?”

陈嬷嬷白了他一眼,说:“薛氏就算不通医术,脑袋上的脑壳里也不会只有水,她难道疯了,敢造如此大的谣?”

“这……”

“少罗嗦,你亲自去一趟东宫,把这事儿说给殿下听,一字都不许错!”

夏太监深知这位陈嬷嬷才是凤栖宫的主心骨,不敢多言,连连应了。

陈嬷嬷又从袖子里掏出一物递给他,说:“这是薛氏递上来的脉案,我方才没拿出来,你一并送去给太子殿下。”

“是!”

眼看夏太监去了,陈嬷嬷这才放心回宫。

与此同时,崔贵妃也刚到宫里。

侍女迎来上,讨好道:“今儿有什么喜事,娘娘这么高兴?”

崔贵妃闻言,脸上笑容更深,说起刚才的事,一脸轻蔑。

“皇后真是老了,耳根子软,一点儿主见都没有。”

侍女说:“依奴婢看,那薛氏真是放肆,这种事也敢胡言,娘娘就该下旨好好斥责她!”

崔贵妃笑得更得意,说:“还用得着本宫下旨,只怕皇后申斥的口谕早就出宫了。”

侍女趁机道:“真是痛快,那薛氏也有今天!”

崔贵妃冷哼,“当初姑母做媒,想让她给淮弟做妾,那薛老贼竟然还敢推脱!我江南崔氏乃大宣第一名门,淮弟是未来家主,姑母还是淮南王妃,如此的脸面,他家倒敢不接!”

“下贱门户没有入咱们崔家的命罢了。”侍女应和着说,“如今她也遭报应了,弃妇而已,又如此不知轻重,日后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崔贵妃心情大好,觉得自己扶持林氏这步棋走得果然不错。

薛相宜,等着吧,有的苦让她吃呢!

乡主府

因皇后口谕是直接到家的,相宜匆匆从保和堂赶了回去。

本以为是皇后对疫病事有安排,没想到竟是让她安分守己的。

太监一走,府里人不明就里,顿时人心惶惶。

“姑娘,这可如何是好啊?”云霜急道。

相宜送了太监出门,面上没见丝毫慌乱。

她命人守好门户,请了余师傅去书房。

“师父,您看看这个。”

余师傅心里也慌,接过纸一看,登时眼前一亮。

“这是你拟定的治疫方子?”


老夫人愕然:“相宜,你这是做什么?”

“大爷要我交出管家权,让林姑娘接了去练练手,我已将账簿整理好了。”相宜道。

老夫人愣了下,看向儿子。

孔临安面色如常,喝了口茶,说:“中馈理应由德行如一之人掌管,玉娘素有贤名,由她掌管最好。”

闻言,林玉娘看了眼相宜,对孔临安道:“子郁,你知道的,我很快就会有官职在身,忙得很。所谓中馈,不过是些黄白之物,我向来不喜这些。更何况,薛家妹妹经手这些多年,你骤然夺了她的权,她在这个家还有何事可做?”

孔临安说:“我知道你忙,更是为他人着想,但有些事必须你接手我才放心,至于其他人,我为何夺她的权,她心里有数!”

林玉娘摇头,看向相宜,问道:“薛家妹妹,你可是真心交出中馈?”

“账本在此,怎会不真心?”

林玉娘说:“你不必强撑,或是想着我不知如何理事,将来自会还给你。我可以同你说实话,我跟子郁在凉州时,便是府衙之事我也管过,中馈对我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今日你若是真交给我,我便会真的接手,倒是你再想要回去,那是绝无可能!”

“我行事强硬,更和男子一般崇尚孔孟之道,言出必行,小女子那套一哭二闹三上吊,在我这里可是行不通的。”

相宜听着想笑,她倒是头一回听如此标榜自己的。

有趣的是,孔临安竟还一脸欣赏地看着林玉娘。

她正了脸色,说:“既是交付中馈,自然是言出必行,我也希望林姑娘接过手去,就不要再还给我。”

见她如此顽固,林玉娘暗道一句朽木,摇了摇头,便不再多言。

正好,孔临萱也把账本塞进她怀里了。

“嫂子,你就管着吧!”

一旁,孔老夫人想要阻止,却已来不及,只能暗骂女儿愚蠢。

林玉娘接过账本,当即就翻开看了,只看了眼结余,她眼底就露出了嘲笑和嫌恶。

她就知道,困于后宅的女子,都是这几招罢了。

“这账上为何亏损了上万两?”她抬头质问相宜。

“什么?”

孔临安不信,将账簿接了过去,扫了两眼,便目光锐利地看向了相宜。

孔临萱则是看都没看,就皱眉道:“相宜姐,你既要交账,便该实诚些,何必做假账坑骗玉娘嫂子?”

“坑骗?”相宜笑了。

她懒得说,给了个眼神云鹤。

云鹤抬着下巴,不屑道:“二姑娘,你说话可别丧了良心!当初我们姑娘进府,孔府账上才几个银子?这些年家里就大爷一个领俸禄,可大爷一个子儿都没往家里寄过,全家上下尽靠我们姑娘养着了!我家姑娘十万嫁妆进了孔家门,如今只剩几个不值钱的铜家伙了,难不成也要我们姑娘拿出来,养一些来路不明的野孩子?”

话音刚落,孔老夫人冷了脸,小小的孔长宁看了眼眉头拧紧的母亲,很有眼色地哭了出来。

孔临安怒而拍桌:“放肆!”

“云鹤,退下!”相宜轻斥一声。

云鹤看了眼盛怒的孔临安,施施然站回了一侧。

眼见儿子要冲动,孔老夫人适时地拉了他一把。

薛相宜手里是没钱了,可她手里还有那名满天下的保和堂呢,保和堂在全大宣有几十家分店,年收入可是相当可观的!




孔老夫人匆匆赶到水榭,云霜正跪在冰凉的地面上,瑟瑟发抖。

赵妈妈刚赏了她一耳光,凶狠训斥道:“再胡言乱语,撕烂你的嘴!大姑娘好好儿在房里呆着,里面怎么可能是大姑娘?”

“可我看着像……”

“还敢说!”

赵妈妈还想动手,被一旁的孔临安抬手制止。

孔老夫人这才发现,儿子竟然也到了。

她有点心虚,又嫌弃地看了眼地上的云霜。

主子蠢,奴才也蠢。

孔临安宿醉憔悴,见母亲到了,起身行礼。

“这是后宅的纰漏,母亲既来了,便处置了吧,省得坏了府里的风气。”

孔老夫人正犹豫,要不要让儿子亲子捉奸。

忽然,林玉娘领着丫鬟也到了。

看到孔临安,她面色诧异,“子郁,你怎么在这里?薛氏妹妹?”

她一开口,孔老夫人便知要坏事。

果然,孔临安听出不对劲,问:“为何问及薛氏?”

林玉娘说:“昨夜你不是歇在她房里吗?我亲眼看见你过去的啊。”

“什么?”

孔临安拧眉,抬眸便见母亲眼神闪烁,他心头一震,快速看向了云霜。

“你家姑娘呢?”

云霜惊恐抬头,颤声道:“大爷命我们姑娘禁足,姑娘在院子里呢,昨晚赵妈妈来了,说大爷要过去,就把我们都赶出来了。”

他要过去?

他几时过去了?

就算孔临安什么都不知,听着两边话茬,也觉出味儿来了。

不顾孔老夫人的脸色,他沉着脸,让人去请相宜。

不料,下人很快回来禀报:“都找遍了,哪里都没找到大夫人。”

此时,小屋里传出一声女人的尖叫。

云霜下意识看过去,“姑娘?”

其实众人并未听出女人声音,但听她一说,立刻有了猜想。

屋内是薛相宜?

孔临安脸黑如铁,下颚都绷紧了。

不等众人反应,他大步流星往门边去,打算踹开门。

云霜反应过来,连滚带爬地去拦住门。

“滚开!”男人怒吼。

云霜连连摇头,“大爷,我们姑娘在院子里呢!”

眼看事情瞒不住了,孔老夫人也不管了,想到薛相宜不敬她,还用陪嫁宅子来威胁她们母女,她便想先出一口恶气!

她给出一个眼神,赵妈妈立刻会意,斥骂道:“下贱东西!还不滚开,连大爷都敢拦!”

“不,不是……”

云霜话音未落,孔临安直接抬脚,试图将她踹开,只是她躲得快,孔临安踹了个空!

此时,屋内尖叫声迭起。

“别进来!别进来!”

听到声音,孔老夫人愣了一下,身后的林玉娘也听出不对来,只是她们都来不及阻止,孔临安正在气头上,没踹到云霜也顾不上计较,又是重重一脚,将屋门踹开了。

“啊——!”

孔临安看清床榻上交叠的两道身影,那句“淫妇”已到嘴边,却听到院外传来女人温和从容的声音。

“大清早的,怎么都聚在这儿?”

孔临安一愣。

薛相宜?

孔老夫人更震惊,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相宜微微一笑,“要不然呢?母亲以为我该在哪儿?”

自然是……

孔老夫人瞪大眼,看向屋内床上!




上宁居

晚间,孔老夫人身边的赵妈妈带着人过来,颐指气使把云霜等人全都谴出了院子,又叫人给相宜上了一桌好酒好菜。

“大爷说了,晚上要来少夫人您这儿用膳,这些丫头在跟前怵着实在不像话。”

相宜温和地应了,点头道:“是,您说的有理。”

赵妈妈更觉脸上有光,心里又瞧不起相宜这商户之女,觉得她果然是银样蜡枪头,看着管了几年家,结果还是这么好拿捏。

她说:“大爷估计要晚些才能来,少夫人若是饿了,就先吃些点心垫垫肚子。”

说罢,从食盒里端出一碟糕点放在了相宜面前。

相宜闻着那糕点甜腻的香气,仍然辨别出一丝清苦的味道,她内心冷笑,姿态从容地拿起一块,当着赵妈妈的面吃了。

赵妈妈脸上笑藏都藏不住,懒得再啰嗦,叫了两个心腹丫鬟伺侯着,就带着人走了。

她一走,相宜无视身边的两个耳目,拿起酒壶,自斟自饮。

美酒佳肴,今夜良宵,她可不想辜负了。

另一边,孔临萱得知相宜已经吃下糕点,高兴得不行。

忽然,她心腹的丫鬟跑进来,递给她一小包东西。

“姑娘,这是门房上的人递进来的。”

孔临萱疑惑,打开一看,发现是帕子包着一块玉佩和一封信。

辨认出玉佩是云景贴身之物,她喜得赶紧打开信。

可读完了信,她脸色大变。

“云大公子说,他母亲知道了陪嫁宅子的事,要退婚!”

众丫鬟愕然。

“姑娘,那可怎么办啊?”

孔临萱一脸焦急,说:“云大公子约我入夜后见面,要听我当面说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怎么行!私见外男被人发现,那可是大事,更何况还是晚上。”

孔临萱瞪了一眼丫鬟,说:“公子约我在自家水榭见面,入夜后,他从后门进咱们府中。”

丫鬟们面面相觑,都觉得太冒险。

最贴心的听兰劝道:“姑娘,还是别了吧,您晚上还有大事要做,别误了事。”

孔临萱听不进去,怒斥道:“你懂什么!跟嫁进云家相比,什么都不是大事。”

更何况,云景为人高不可攀,就算是定了亲,也没跟她说过几回话,这还是他第一次说要见她,她怎能拒绝。

想到这儿,她下定决心。

“晚上的事照办,云大公子我也要见,你们过来,听我安排。”

“是。”

天色渐暗,上宁居内。

相宜靠在榻上醒酒,摇曳的烛火下,她闭眸小憩,眼下薄红娇憨俏丽。

榻前,两个丫鬟已被五花大绑,呜呜地发不出声音。

相宜连眼都懒得睁,算着时辰,估计孔临萱也该出发了,她在心中哼着小调儿,手指点着榻沿打拍子。

好戏,开场了。

孔临安是一回府就去了孔临萱院里,正逢晚膳时刻,他就坐下了,结果没喝两杯便觉头晕目眩,来不及问,人已倒在桌上。

孔临萱急着去见云景,见状也顾不上许多,命丫鬟将一人带了进来。

看清楚对方长相,她都差点吐出来,随即又不免要笑,觉得薛相宜真是活该。

昧她的嫁妆,这就是下场!

她对低着头的男子说:“你,换上大爷的衣裳,往那边去吧。”

担心对方不明白,她忍着恶心上前去,低声强调:“记住,是圆房,别把事办砸了!”

男子心里忐忑,不敢表露出来,只能壮着胆子照办。

眼看下人们拥着“孔临安”往上宁居去,孔临萱命人看住屋内的本尊,自己则是穿上斗篷,借着夜色往水榭去。




闹到最后,快要耽误出嫁时辰,孔老夫人觉得不耐烦,也要林玉娘把项圈拿出来。

孔临安要面子,让林玉娘顾大局,说以后再给她打一副新的。

林玉娘心想:过去三年才打这么一副,如今孔家破败成这样,等多久才能再打一副。

更何况,那宝石是她娘给的啊。

眼看众人相逼,她没办法,只能心一横,去把项圈拿了出来。

“给小妹吧,只要小妹好,孔家好,子郁,我什么都能拿出来。”

果然,孔临安大为感动,握着她的手说:“你放心,我授官的文书已经下来,不日就能上任,以后我一定补偿你。”

想到孔临安的前程,林玉娘便觉得心头发热。

给吧。

一个项圈而已!

她和孔临安自有远大前程,以后这些都会有的。

于是,兵荒马乱中,孔临萱终于戴着项圈上了花轿。

只不过,事情远没有消停。

“听说,刚嫁过去三天,她就想打发云二公子的通房,结果反倒被云老爷给训斥了一通,回门都是她自个儿回的。”

保和堂里,云霜一边打算盘,一边兴奋地说着。

云鹤吃着点心,说:“活该!没良心的东西!当初我们姑娘对她多好啊,竟然那么欺负我们姑娘。”

云霜说:“大姑娘其实一直都不喜欢咱们姑娘,她嫉妒姑娘,那年云大公子来参加孔府的雅集,大赞过咱们姑娘,她就一直怀恨在心,不过是觉得咱们姑娘有钱,所以忍着罢了。”

云鹤哼哼。

相宜翻看着保和堂的账簿,听她们叽叽喳喳地啰嗦,只觉得头疼,轻轻瞧了瞧桌面,两个丫头当即安静了。

云鹤眼睛一转,低声道:“姑娘,听说那孔临安入户部做了郎中,林氏入宫后,颇受贵妃恩宠呢,昨天还有人看到她从宫中回府,得了好些赏赐。”

相宜直接没搭理,说:“去账房,再拿两本账簿来。”

云鹤吐吐舌头,乖巧地去了。

不多时,杨掌柜便来了。

“姑娘,您有事找我?”

相宜抬头,问:“怎么今年的药材价格比去年还高?”

杨掌柜叹气,说:“前些年太子领兵出征,药价年年攀升,如今天下太平了,可这药价却在世家手里攥着,还不是她们说多少,就是多少?”

相宜黛眉微拢,沉思片刻。

杨掌柜说:“但愿朝廷出手,将世家诊治一番就好了。”

相宜对此不抱希望。

江南世家太强大,几乎攥着大宣一多半的经济,背后又有淮南王的兵力撑腰,如今的淮南王妃更是第一世家崔氏的女儿。就算是皇帝,真跟世家扳手腕,恐怕也只有五分胜算。

世家,只能缓缓除之。

杨掌柜说:“药材这么贵,咱们保和堂今年是否减少药材采购?”

“不。”相宜摇头,“今年咱们要加量。”

杨掌柜疑惑。

相宜说:“不过我们不跟世家买,而是跟散户买。”

“跟散户买虽然便宜些,但四处搜买,太费人力。”

“反正都要多花钱,与其助长大宗气焰,不如培养散户,让银子到百姓手里去。”相宜道。




天色太晚,林玉娘迟迟等不到孔临安,便带着丫鬟去了孔临萱的住处。走到长廊时,刚好看到几个丫鬟领着孔临安往上宁居的方向去。

丫鬟警惕起来,说:“夫人,大爷别是去找薛氏了吧?”

林玉娘心头一顿,然而多看两眼,她便觉得孔临安的身形有些奇怪。

“夫人?”丫鬟叫了她一声。

林玉娘只思考了片刻,便加快了脚步,仍旧是往孔临萱的住处去。

到了门口,见孔临萱的贴身丫鬟守着屋门,她心中疑惑更深。

“大爷在里头跟姑娘说话吗?”林玉娘问道。

丫鬟心里紧张,看见林玉娘更是吓了一跳,下意识挡住了屋门,点了点头,想起什么,又赶紧摇头。

林玉娘沉了脸,“大爷到底在不在里头?”

虽说林玉娘是“外室”,但她有儿有女,又有跟孔临安的情分,是以孔临萱身边的丫鬟都把她当未来主母,不敢得罪。

于是丫鬟思考了一阵,小心翼翼道:“大爷往上宁居去了,老太太命大爷跟少夫人圆房。”

闻言,林玉娘怔了一下。

可她在心头转了转孔临安早上的保证,再看看丫鬟身后那扇门,便觉得这丫头说话不老实。

各种念头交织间,她隐约听到屋内有男人的声音,好像是叫人倒茶。

守门的丫鬟脸都白了。

林玉娘当即确定了,刚才去上宁居的,绝不是孔临安。

她有了猜想,面上不动声色。

“罢了,想来你们姑娘也睡了,我就不打扰了。”

丫鬟以为她听到动静必定要追究,没想到她轻轻放过,不由得大大松了口气,高兴地送她离去。

眼看她出了院子,赶紧进门,给醉得昏沉的孔临安倒茶。

院外,丫鬟好奇地问林玉娘:“夫人,屋内分明就是……”

林玉娘停下脚步,平静地看了她一眼。

“不该你问的,闭上你的嘴。”

丫鬟吓得连连点头。

林玉娘这才收回视线,从容地往回走。

薛氏先不仁,孔临萱反击也无不可,但这些后宅阴私手段她是不屑的,自然也不会参与,便由她们狗咬狗吧。

上宁居

陈三穿着孔临安的衣服,紧张得浑身都是汗,他还是第一次进内院呢,而且还是夫人的内屋。

夜色中,院中空无一人,只有一个老妈子替他守着门,见他来了,给了他一个眼神就走了。

本来他还害怕,走到门前,闻着门口萦绕的香气,再想象夫人绝伦的美貌,不觉浑身燥热难耐,早把恐惧都丢到爪哇国去了。

今夜过后,做鬼也风流了!

这么一想,他挺起胸膛,推开了屋门。

然而刚踏进内室,他还没看清里面情况,便被人一棒子打在后脑勺,然后两侧冲上来力气结实的仆妇,将他五花大绑。

“呜呜——”

陈三来不及思索,只见漆黑内室忽然亮起灯。

周遭布置华丽,两个美貌丫头分站两侧,一旁的仆妇也都年轻清秀。

坐在桌前的女子一身华服,嘴角笑意温柔,正朝他看来。

明明是温柔女儿乡,陈三却觉得犹如到了阎王殿一般恐怖。

这,这到底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孔府的南角水榭。

孔临萱同样小心地推开了屋门,刚刚入内,一旁便闪出一道黑影,将她一把抱住。

少女心跳如擂鼓,娇呼了一声。


孔临安想了想,觉得母亲说得也有礼,便没拒绝。

“母亲安排吧。”

孔老夫人松了口气,让人送了他出门。

屏风后,孔临萱走了出来,有些不乐意地说:“母亲,你怎么还撮合哥哥和薛相宜那贱人呢!”

孔老夫人瞪了她一眼,“你懂什么!”

“我……”

“她和你哥哥没夫妻之实,至今未曾一起拜谒祠堂,细论起来,根本不算礼成。”

孔临萱一时没想明白,忽然,她瞪大眼睛。

“母亲,你是说,薛相宜若是想走,其实可以不和离,若是她有靠山,便是撤销这桩婚事都行?”

孔老夫人无奈点头。

“那,那她岂不是还能算未嫁之身?”

“不错。”

孔临萱坐不住了,薛相宜害她没了陪嫁的宅子,她现在都恨死薛相宜了,怎么能看着她恢复未嫁之身!

母女俩正说着话,下人忽然来报。

“大爷回了林氏夫人那儿,没多久,就让奴婢来跟您说,圆房之事他不同意,您无需安排了。”

“什么?”孔老夫人诧异,“他是想推迟?”

下人支支吾吾半天,才低声说:“大爷说,他若是和夫人圆房,万一生下孩子,夫人恐怕更要目中无人。所以,三年内都不会跟夫人圆房。”

三年?

那黄花菜都凉了!

孔老夫人差点气死。

她不用想,必定是姓林的狐狸精撺掇的。

他儿子看不出那是个什么货色,她还看不出吗?要不是看她贤名远播,又可能入宫做女官,她绝不会同意。

孔临萱最着急,催问母亲:“这下可怎么办啊?万一薛相宜急了,真要撤销婚姻,那可怎么办?”

孔老夫人也急,但她也知道,儿子如今大了,恐怕不好劝。

正安静,孔临萱忽然眸里寒光一闪,凑去她母亲耳边说话。

一番耳语后,孔老夫人瞪大眼睛。

“萱儿!你一个女儿家,怎么能想出这种办法?”

找别的男人去和薛相宜圆房,这也太下作了。

孔临萱说:“母亲,反正哥哥也不喜欢她,自然不愿跟她有孩子!咱们只需哄她喝下安神汤,找人跟她同床一晚,让她明白,自己已经是孔家的人了,断了她的念头,那不就成了?”

“可……”

“再说了。”孔临萱轻哼一声,说:“她一个商贾之女,离了咱们家,岂不是死路一条?咱们留下她,也算是报了她父亲救您和哥哥的恩情了。”

孔老夫人已经心动,只是不好表露出来,捏着佛珠念了句佛,又说:“你哥哥知道了恐怕不好办。”

孔临萱眼神一转,说:“等哥哥知道,早已生命煮成熟饭。再说了,咱们又不是真毁了她的清白,届时哥哥知道实情,也不会多生气。出此下策,不过是为了稳住薛相宜。往后哥哥和林氏嫂嫂相扶相持,咱们家一定蒸蒸日上,就让薛相宜在后院享福,一举多得啊母亲。”

“罢了罢了。”

孔老夫人摆了摆手,“你说的也有道理,她毕竟是恩人之女,我们是该替她谋划。”

“那此事便由我来办吧。”

深知女儿睚眦必报的性格,孔老夫人也没多说,没了陪嫁的宅子,女儿心里烦,让她出口气也是好的。

“找人与她同床而眠一夜便可,别太失了分寸。”

孔临萱眼底闪过阴毒,应了一声。

“母亲放心。”

上宁居内

相宜歪在榻上看书,心里却在琢磨,太子那边何时有消息。

云鹤推门进来,在她耳边说了两句。

她沉思片刻,放下了书。

“叫她进来。”

云鹤应了,随即领进来一个妇人,正是孔临萱的奶妈。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