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辈子真实发生的事,然而林子衿不能与人说,只能用可能之类的猜测词引导。
好在陈老太是个疼孩子的,闻言径自琢磨了一会儿后,点头。
“好,奶知道该怎么做。子衿你既然决定和离,那这几天就好好在家歇着,哪都不要去。
等唐家人回来,奶和你爷还有大伯他们过去。
无论如何,奶奶会让你如愿的。”
林子衿知道家里的房间有限,她想如果姑姑和蜜姐儿回来,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难免会磕磕碰碰。
与其如此,倒不如找块地来盖房子。
到时候她和姑姑还有蜜姐儿住。
如此她们不管是和离也好,被休也罢,都不用住在家里,让家人跟着受影响。
这么想着,林子衿就说:“奶奶,我之前攒了点钱,本来是打算给唐毅赶考做盘缠的。
现在既然打算和离,我想在村里买块地盖宅子,你看怎样?”
都不用陈老太开口,刘燕就不悦地表示:“盖什么宅子,家里挤一挤,又不是住不开。你一个和离的住在外头,要是有人起了歹心怎么办?”
陈老太点头:“嗯,住外头不安全!子衿你是二房的,回头奶叫你三哥三嫂把房间腾出来给你。要盖,也是咱家盖,不用你出钱。”
林家因为子嗣多,且男多女少。
这个娶妻,那个娶妻的,哪怕老太太再是能持家,所剩银子也不多。
但陈老太不想让在婆家受尽委屈的孩子,归来就住到外头去。
当初她和老头子盖这宅子时,用的就是老二寄回来的银子,这家中本身就有一间大房是老二两口子的。
眼下她也不会因为其他的孙子,就去委屈子衿。
所以,如果真的要盖宅子,那也得是老宅出钱来办!
林子衿三哥林健,是大伯娘的第二个孩子,闻言她下意识看向刘燕。
见她也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心下微暖。
“奶奶,我盖房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咱们家和我姑跟蜜姐儿。
我姑要是和离,肯定会带着蜜姐儿的。之前我听唐毅大伯娘说,她因为被撞到头,变痴傻了。
唐家人现在肯定很嫌弃她,到时候她肯定是要跟着回来的。
我盖宅子,是想让自己和姑姑还有蜜姐儿也有个容身之地。
奶奶你和大伯娘他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说到底,我和姑姑都是嫁出去的女儿。
盖了属于自己的宅子,心里肯定要更加踏实一些的。
何况,蜜姐儿的情况,有些特殊。
至于安全,你们也不用担心,回头等房子盖好了,我就去抱两只狗来养。”
在林子衿说话的工夫,外头传来大堂兄林康的声音。
“子衿,你在哪?”
听到这个声音,林子衿没再继续说什么,而是转身走出去。
等看见站在院中的高大男人,眼眶又开始泛红。
大夏国江南一带的年景不好,每逢快要收割之际,总会碰上刮风下雨。
即便是狠心提早收割,也是会遇上。
总之,天不遂人愿。
这情况直接导致,粮食产量直线下降,粮价开始上升。
以往年景好的时候,白面一斤才五文,精米则是七文。
而当下,白面一斤八文,精米一斤卖到十二文。
上辈子从过完年后开始,雨水量逐渐减少,之后整个夏天,就下过两场雨,且雨势并不大。
再之后,就是接连旱两年!
这两年,并不是完全不下雨,而是有下,但下得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