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神州书屋 > 其他类型 > 如意的美好生活结局+番外

如意的美好生活结局+番外

半夜怪蜀黍 著

其他类型连载

1998年的那个夏天,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大地上,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燥热的气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福建平潭县中甲村的凌如意家的小院里,蝉鸣一阵接着一阵,叫得人心烦意乱。凌如意就那样呆坐在院子里的旧竹椅上,阳光照在她脸上,却映不出一丝温度,她的眼神空洞而又绝望,手中紧握着的那封信,此刻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进她的心脏。这封信是邻村的一位老乡辗转交到她手上的,信里的内容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将她这些年辛苦维持的生活幻想炸得粉碎。原来,在外面工地辛苦打拼多年的丈夫念家龙,在有了些积蓄后,竟背叛了他们的婚姻,在云南工地和一个年轻女人生活在了一起。回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凌如意的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自从丈夫去工地工...

主角:凌如意翁爱莲   更新:2025-02-15 17: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凌如意翁爱莲的其他类型小说《如意的美好生活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半夜怪蜀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998年的那个夏天,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大地上,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燥热的气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福建平潭县中甲村的凌如意家的小院里,蝉鸣一阵接着一阵,叫得人心烦意乱。凌如意就那样呆坐在院子里的旧竹椅上,阳光照在她脸上,却映不出一丝温度,她的眼神空洞而又绝望,手中紧握着的那封信,此刻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进她的心脏。这封信是邻村的一位老乡辗转交到她手上的,信里的内容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将她这些年辛苦维持的生活幻想炸得粉碎。原来,在外面工地辛苦打拼多年的丈夫念家龙,在有了些积蓄后,竟背叛了他们的婚姻,在云南工地和一个年轻女人生活在了一起。回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凌如意的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自从丈夫去工地工...

《如意的美好生活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1998年的那个夏天,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大地上,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燥热的气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福建平潭县中甲村的凌如意家的小院里,蝉鸣一阵接着一阵,叫得人心烦意乱。凌如意就那样呆坐在院子里的旧竹椅上,阳光照在她脸上,却映不出一丝温度,她的眼神空洞而又绝望,手中紧握着的那封信,此刻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进她的心脏。

这封信是邻村的一位老乡辗转交到她手上的,信里的内容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将她这些年辛苦维持的生活幻想炸得粉碎。原来,在外面工地辛苦打拼多年的丈夫念家龙,在有了些积蓄后,竟背叛了他们的婚姻,在云南工地和一个年轻女人生活在了一起。

回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凌如意的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自从丈夫去工地工作后,家里的大小事务便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肩上。为了抚养两个孩子,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出门摆摊卖水果。推着那辆破旧的三轮车,走街串巷,扯着嗓子叫卖,只为了能多卖出几斤水果,多赚几毛钱。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她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卖完水果,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家,简单吃几口剩饭,便开始做补鞋的活儿。昏暗的灯光下,她熟练地穿针引线,缝补着一双又一双破旧的鞋子。粗糙的双手因为长期劳作,布满了老茧和伤口,可她从未抱怨过。有时候,为了多挣些钱,她还会接一些补网的活儿。那些渔网又大又重,上面的倒刺常常会划破她的手,但她咬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一天做四份工作,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可她一想到丈夫在外面也不容易,为了这个家努力打拼,心中便充满了希望,再苦再累都觉得值得。

她还记得1996年的那个冬天,寒风刺骨,为了借到几十万给丈夫去工地买车,她四处奔波,向亲戚朋友一家一家地开口。那些日子,她受尽了冷嘲热讽,有的人甚至直接拒绝,还说她太傻,把这么多钱交给丈夫,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可凌如意坚信丈夫,她觉得只要丈夫有了车,工作就能更顺利,家里的经济状况也能得到改善。当时的她,满心满眼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想着等丈夫赚了钱,一家人就能搬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孩子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然而,如今残酷的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将她的希望彻底浇灭。她怎么也想不明白,曾经那个和自己一起在贫穷中相互扶持、一起吃苦的男人,怎么能在生活刚刚有了起色后,就轻易地背叛了他们多年的感情和婚姻。

孩子们在屋里透过窗户,小心翼翼地看着院子里的母亲。大儿子念宇轩今年十岁,已经懂事了,他看到母亲悲伤的样子,心中满是担忧和害怕。他轻轻地推了推身旁年仅七岁的弟弟念宇辰,小声说道:“弟弟,妈妈好像很难过,我们去陪陪她吧。”两个孩子手牵着手,慢慢地走到凌如意身边。念宇轩伸出小手,轻轻地拉了拉母亲的衣角,带着哭腔说道:“妈妈,你怎么了?不要哭了好不好?”凌如意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心中一阵刺痛,她一把将孩子们搂进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哭了许久,凌如意渐渐平静下来。她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倒下,她要为自己和孩子们讨个说法。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她决定带着孩子去云南工地找丈夫。

第二天一大早,凌如意就开始收拾行李。她简单地为孩子们和自己准备了几件换洗衣物,又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藏在了贴身的口袋里。看着这个虽然破旧但充满回忆的家,她心中五味杂陈。她不知道此去云南会面对什么,但她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来到火车站,嘈杂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火车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凌如意一手拉着一个孩子,一手提着行李,艰难地在人群中穿梭。她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焦虑,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

终于上了火车,凌如意找到座位,让孩子们坐下。火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色迅速向后退去。凌如意看着窗外,思绪万千。她想起了和丈夫刚结婚时的甜蜜时光,那时候虽然日子穷,但两人相互依偎,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她怎么也没想到,曾经的山盟海誓如今竟成了泡影。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她们终于到达了云南。云南的阳光格外刺眼,空气中弥漫着陌生的气息。凌如意带着孩子,按照信上提供的地址,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丈夫所在的工地。

站在工地门口,凌如意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拉着两个孩子,走进了工地。工地上一片忙碌的景象,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凌如意四处张望着,寻找着丈夫的身影。

突然,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丈夫念家龙正和一个年轻女人有说有笑地走在一起,女人亲昵地挽着他的胳膊。凌如意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站立不稳。她紧紧地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心中的愤怒和痛苦如汹涌的潮水般袭来。

她冲上前去,大声喊道:“念家龙!”念家龙听到声音,转过头来,看到凌如意和孩子们,脸上闪过一丝惊慌和愧疚。他下意识地松开了身边女人的手,想要解释些什么。

凌如意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男人,心中的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灭了。她愤怒地问道:“念家龙,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你都忘了吗?孩子们怎么办?”念家龙低着头,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支支吾吾地说道:“如意,我……我也是一时糊涂。她……她和我在工作上有很多交流,我……”

凌如意打断了他的话,冷笑着说:“一时糊涂?你知不知道我这些年是怎么过的?为了这个家,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你倒好,在外面逍遥快活!”

这时,旁边的女人走上前,不屑地说道:“你就是他老婆啊?你看看你,一副黄脸婆的样子,念大哥和我在一起,那是他的福气。”

凌如意看着这个女人,心中的怒火更旺了。她正要发作,却感觉到身旁的孩子在瑟瑟发抖。她看了看两个孩子,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对念家龙说:“念家龙,我们之间的事情,今天必须说清楚。为了孩子,我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难看。”

念家龙无奈地点了点头,带着凌如意和孩子们来到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凌如意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决绝:“念家龙,我们离婚吧。这个家,我已经尽力了,既然你选择了她,那我们就好聚好散。”

念家龙听到离婚两个字,心中一紧。他虽然背叛了家庭,但从未想过要和凌如意离婚。他连忙说道:“如意,别离婚好不好?我知道错了,我会和她断干净的,你再给我一次机会。”

凌如意摇了摇头,坚定地说:“晚了,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再也回不去了。我不能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和背叛的家庭里。”

念家龙还想再劝,凌如意却不再给他机会。她看着两个孩子,心中满是心疼:“宇轩、宇辰,妈妈会一直陪着你们的。”

就这样,凌如意在云南工地与丈夫摊牌后,带着满心的伤痛和对未来的迷茫,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和孩子们的人生。她知道,接下来的路会很艰难,但她已经做好了独自面对一切的准备。


凌如意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却从未停止寻找破局的办法。一天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关上店门。隔壁杂货店的老板老张恰好路过,看到她一脸愁容,便停下脚步和她闲聊起来。老张感慨地说:“现在做生意不容易啊,不过你看镇上新开的那家超市,天天搞活动,人来人往热闹得很。”

这句无心之语却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凌如意的脑海。她当晚就坐在桌前,认真思考如何为养生会馆做宣传。她决定先从免费体验活动入手,精心制作了一批传单,上面详细介绍了中医养生的好处、会馆提供的服务项目,以及免费体验的内容。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带着传单来到集市,这里人来人往,是个绝佳的宣传地点。

凌如意站在集市入口,面带微笑,热情地向过往的行人发放传单。一开始,很多人只是匆匆接过,看都不看就塞进了口袋。但凌如意没有气馁,她主动和人们攀谈,耐心地讲解中医养生的知识,以及免费体验活动的内容。渐渐地,一些人被她的真诚和专业所打动,开始驻足倾听。

一位中年妇女停下脚步,疑惑地问道:“这免费体验是真的吗?不会有什么套路吧?”凌如意连忙解释:“大姐,您放心,绝对没有套路。就是想让大家了解中医养生,体验一下我们的服务。您要是觉得好,以后常来就行。”中年妇女听后,点了点头,收下了传单。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会馆,凌如意还利用起了新兴的社交媒体。她不太会使用这些平台,但为了生意,她还是努力学习。她拍摄了一些店内环境、养生服务过程的照片和视频,配上生动的文字说明,发布在当地的生活服务平台和社交群组里。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但她坚持不懈,每天都更新内容,回答网友的提问。

随着宣传活动的持续进行,终于有顾客上门来体验了。第一位体验者是一位年轻的上班族,长期坐在电脑前,颈椎和肩膀酸痛不已。凌如意热情地接待了他,为他详细介绍了推拿和艾灸的调理方案。在服务过程中,凌如意手法娴熟,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还不时询问顾客的感受,调整力度。做完之后,年轻上班族惊喜地说:“太神奇了,感觉一下子轻松了好多!”

这位顾客的好评就像星星之火,很快在小镇上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凌如意的养生会馆,纷纷前来体验。凌如意抓住机会,凭借专业的服务和热情的态度,留住了每一位顾客。她还推出了会员制度,为会员提供优惠的价格和专属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与此同时,凌如意积极与当地的社区、企业合作,开展中医养生讲座和义诊活动。她走进社区,为居民们讲解中医养生知识,现场示范推拿和艾灸的手法;她走进企业,为员工们缓解工作压力,提供健康咨询。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会馆的知名度,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凌如意的努力下,养生会馆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曾经冷冷清清的店面,如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凌如意看着忙碌而充满生机的会馆,心中充满了感慨。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有信心,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一定能让中医养生会馆在这个小镇上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


在服务质量方面,凌如意更是丝毫不敢懈怠。她深知,只有让顾客真正体验到优质的服务,才能留住他们的心,形成良好的口碑。她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和养生专家为员工们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涵盖中医理论的深入学习、按摩手法的精进、艾灸和拔罐等养生技术的规范操作,以及与顾客沟通的技巧。

在一次培训中,凌如意发现一位按摩师在为顾客服务时,手法虽然熟练,但缺乏与顾客的有效沟通。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对一些手法的力度和作用存在疑问,却没有得到及时的解答,导致顾客体验不佳。凌如意意识到这一问题后,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客户沟通技巧的培训。她邀请专业的沟通培训师,为员工们讲解如何倾听顾客的需求、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顾客的疑问,以及如何在服务过程中给予顾客充分的关怀和尊重。通过这次培训,员工们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凌如意还建立了完善的顾客反馈机制。每一位顾客在接受完服务后,都会收到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对服务的满意度、对会馆环境的评价,以及对改进的建议。凌如意会亲自阅读每一份问卷,对顾客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如果顾客对服务不满意,她会第一时间与顾客取得联系,诚恳地道歉并了解具体情况,然后根据顾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有一次,一位顾客在体验完艾灸服务后,在问卷中提到艾灸的温度有些过高,让他感觉不太舒服。凌如意看到问卷后,立刻打电话给这位顾客,向他表达了歉意,并详细询问了当时的情况。她了解到,由于当天艾灸仪的温度调节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导致艾灸温度偏高。凌如意向顾客解释了原因,并邀请他再次来会馆体验艾灸服务,承诺会为他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凌如意对会馆内的所有养生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随着宣传推广的不断深入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会馆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走进会馆,尝试各种养生服务。起初,顾客大多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在体验过专业的服务后,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为了会馆的忠实客户。

有一位长期受失眠困扰的顾客,在尝试了会馆的中医按摩和经络调理服务后,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他对凌如意和员工们的专业水平赞不绝口,不仅自己成为了会馆的常客,还积极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在他的介绍下,许多有同样困扰的人也来到了会馆,会馆的口碑就这样在竹山镇逐渐传开。

尽管生意有了好转,但凌如意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她不断关注中医养生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积极引进新的养生项目和理念。她参加各类中医养生学术研讨会和行业展会,与同行们交流经验,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回到会馆后,她会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运营中,不断优化会馆的服务项目和流程。


夜深了,凌如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她想着大儿子的美术联考和高考,突然记起自己曾经在一个养生交流活动中结识了一位美院毕业的顾客,或许他能给大儿子一些建议。她顾不上已是深夜,立刻在通讯录里找到对方的联系方式,发了一条信息,诚恳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希望对方能帮忙指导一下大儿子。

第二天一大早,凌如意就收到了对方的回复。这位热心的顾客不仅答应为大儿子提供一些美术学习的建议,还愿意分享自己当年备考的经验和心得。凌如意感激不已,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儿子,并鼓励他主动联系对方。

为了小儿子的中考,凌如意也在积极行动。她在网上购买了各科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寄给小儿子,还专门找了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向她请教中考备考的注意事项和学习方法。她将老师的建议一一记录下来,整理成文档发给小儿子,让他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复习。

在凌如意的努力下,大儿子得到了专业人士的指导,美术练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小儿子也按照新的复习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中考备考。凌如意看着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为了孩子的未来,自己再辛苦都是值得的,未来的日子里,她也将继续为孩子们遮风挡雨,助力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凌如意的不懈努力下,孩子们的备考之路有了显著的进展,她的付出如同春日暖阳,温暖并照亮着孩子们前行的方向。

大儿子按照那位美院毕业的热心顾客所给的建议,调整了绘画练习的方式。他不再盲目地重复练习,而是更加注重对绘画理论的深入理解,从色彩的情感表达、构图的美学原理等方面去剖析每一幅优秀作品,再将所学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凌如意每天都会和大儿子视频,仔细查看他新完成的画作,虽然不太懂专业技巧,但她能从儿子的笔触中感受到他的用心和进步。“儿子,你看这幅画的色彩比之前更有层次感了,妈妈相信你只要保持这样的状态,一定能在美术联考中取得好成绩。”凌如意笑着鼓励道。

为了让大儿子能有更多机会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凌如意四处打听,得知在大陆有一场知名的美术展览,展品涵盖了多种风格和流派,对备考的美术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她毫不犹豫地托大陆的朋友帮忙买了展览门票,又千叮万嘱朋友在展览期间照顾好大儿子。大儿子参观完展览后,兴奋地和凌如意分享:“妈,这次展览太震撼了!我看到了好多大师的原作,学到了好多新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对我帮助太大了!”看着儿子眼中闪烁的光芒,凌如意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与此同时,小儿子也在中考备考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按照凌如意整理的复习计划和退休教师的建议,他每天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复习薄弱科目。遇到数学难题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放弃,而是按照老师教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分析题目,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凌如意也会定期和小儿子的班主任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班主任对小儿子的进步赞不绝口:“他最近学习态度特别认真,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作业完成得也很出色,照这样下去,中考肯定没问题。”凌如意听后,心里满是欣慰。


在台湾这片土地上,凌如意的生活轨迹就像一条在狂风巨浪中艰难前行的小船,被生活的波涛无情地拍打着。每日天未亮就起身,投身于高强度的工作中,无论是在茶园弯腰采茶,还是在医院病房里马不停蹄地照顾病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被疲惫填满,精神也在长期的压力下变得紧绷不堪。无数个夜晚,她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回到那狭小昏暗的出租屋,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可即便如此,生活的重担依旧沉甸甸地压在肩头,容不得她有片刻喘息。

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一次,凌如意在医院负责照料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老人姓陈,虽已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与病房里其他被病痛折磨得萎靡不振的病人截然不同。凌如意在日常护理中发现,陈老先生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进行一些特别的活动。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病房,他就会在窗边的空地上,缓缓打起太极拳,一招一式,行云流水,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午后,他会坐在床边,闭着眼睛,用手指熟练地按摩着自己的穴位,从头部到四肢,动作轻柔却又充满力量。

凌如意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在一次帮陈老先生整理床铺时,她忍不住问道:“陈爷爷,您每天做的这些,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吗?怎么感觉您的状态比其他病人好太多了。”陈老先生睁开眼睛,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说道:“姑娘,这都是中医养生的门道啊。中医讲究的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这些练习和按摩能让身体的气血顺畅,自然就精神饱满,病痛也少了。”

这番话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凌如意黑暗的世界,让她对中医养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认真观察陈老先生的一举一动,心中默默盘算着,或许中医养生的方法不仅能改善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还能成为自己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从那以后,凌如意像是着了魔一般,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一头扎进了中医养生的知识海洋。每天下班后,她顾不上身体的疲惫,匆匆吃过简单的晚餐,就直奔图书馆。图书馆里,她在一排排书架间穿梭,眼睛急切地搜寻着与中医养生相关的书籍。从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到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一本本厚重的书籍被她捧在手中,虽然书中的文字古奥难懂,专业术语更是让她眼花缭乱,但她没有丝毫退缩。她坐在图书馆的角落里,逐字逐句地研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用铅笔在旁边做上标记,或者工工整整地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打算第二天向懂中医的人请教。

除了阅读书籍,凌如意还四处打听,报名参加了一些中医养生的短期培训班。每次上课,她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坐在最前排的位置,眼睛紧紧盯着老师,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老师讲解经络穴位时,她一边聚精会神地听,一边在自己身上反复摸索,试图找到穴位的准确位置。她的手指在皮肤上轻轻按压,感受着不同穴位的微妙差异,嘴里还不停地默念着穴位的名称和功效。学习按摩手法时,她会对着教室的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仔细观察自己的手势和力度,力求做到精准无误。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